【我身边的好同学】95后“新工匠”在专业上绽放青春——记机电工程学院2016级工业机器人技术1班学生李光富
新闻网消息(文/机电工程学院 杨燕华 图/机电工程学院 李光富)他,谨记“志当高,学当勤,能必强,技必精”的校训,立志做一名有真才实干、专业技术过硬的技术人才;他,勤奋好学,求知若渴,专业课程掌握全面,是同学们眼中的学霸;他,与人友善,待人谦逊,总能和同学们打成一片,是同学们眼中的好朋友,好伙伴。他就是机电工程学院2016级工业机器人技术1班学生李光富。
李光富专业知识掌握全面,在2018年代表广西赛区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举获得全国二等奖。不仅如此,他还获得2016~2017年度“国家励志奖学金”、2016~2017年度柳州职业技术学院“优秀团员”、2016~2017年度柳州职业技术学院“勤工助学先进个人”等称号,是一名全面发展的学生。
全国职业技能大赛,赛出柳职风采,取得新突破
每年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,堪称职业院校最高的竞技舞台,参赛选手高手如云,都是代表着本省份的最高技术水平,竞争激烈。2018年与往年相比更是增加了十几支队伍,竞争更为激烈。
技能大赛形式为模块分段式,比赛开始时并不是把所有的任务试题都给出来,只有完成前面已给出的四个任务试题,才能拿到第五个任务试题。对于这突如而来的竞赛变化,很多选手们一时无法适应。但柳职学子们临危不乱,李光富当即与队友商量,明确了主要点和次要点,决定”从小至大,一点一点的,先把能拿的分拿到手” 。很快三位同学明确了分工,积极投入到自己的任务当中,力争一分一秒。此时此刻,时间就是分数!比赛紧张地进行着。突然,一个急停,设备一阵摇晃。此前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。由于比赛设备都为新一批生产,与平常的旧设备有所不同,编写程序并不能按照原来的方式编写,而就是这一点的不同,险些导致了设备的碰撞。如果设备碰撞,按照比赛规则,是要按扣5到15分的。而这5到15分,对比任务里面零点几分的得分项,显得尤为重要。在这危急时刻,李光富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吓到,他凭借长期训练积累下的经验和熟练的技术,快速判断出了问题关键,马上完善了程序,使设备很好地运行起来。最终李光富同学与队友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,完成了比赛,取得了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,与去年相比,实现了新的突破。
一个“小小的通迅问题”,导致训练停滞半个月
“台上十分钟,台下十年功”。用这句话来形容技能大赛参赛选手再贴切不过了,从开始筹备,到正式比赛,整整11个月的时间。在这11个月的时间里,李光富同学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艰辛与困难。他也曾疑惑过,疑惑自己是不是真的可以做到,也曾想过是否还继续坚持。但最终他做到了,他坚持住了,他没有被众多的困难打倒,没有被训练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击败。
“这么晚才训练回来啊,很久没见你去打球了,有空一起去打球啊”。这是在训练时间李光富经常听到的一句话,每天训练完回到宿舍已经是很晚了,要是遇到棘手的问题,更是有不解决问题不收工的情况。在训练初期,遇到的问题更多,晚上弄到11点,11点半都是常有的事。说到问题,最困难的还是MODBUS TCP通迅,设备的通迅正常,是整个设备的核心,关乎着设备能否联调运行,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。
然而,就是这么一个最核心的技术,队员们拥有资源只是一些粗略的资料。对于这么一个难啃的硬骨头,脑子里完全就是一片空白,一切都得从零开始,摸着石头过河,一点点的学习资料,从网上找视频学习,一遍又一遍的尝试。在经历了无数遍的尝试之后,终于,李光富和他的队友们顺利的搞清楚了其中的原理和故障的排查。也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李光富和队友们整整研究了半个月,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,于此同时其他的训练也行为这个难解的问题而停滞。
自力更生、勤奋、努力、乐于助人
“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,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。农村孩子出身的李光富更能够理解到其中的艰辛。因此,李光富平常生活节俭,把自己为数不多的钱都用在了正确的地方,他还积极参加学校的勤工助学,在课余时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以自己的能力解决生活开销问题,极大减轻了家庭负担。在获得奖学金后再也没有向家里要过生活费。
李光富不仅自己学习优异,还是同学们的好帮手。在课堂上,同学们如果有什么疑惑问他,他一定会知无不言,甚至会从头到尾演示一遍。班里的分组活动,大家也都很积极地想和他一组,都说着,“跟着学霸,挂科是不可能的了”。不仅如此,在平常他还经常做老师的助手,帮老师检查同学们的实训情况,做好记录,为老师减轻了一点点工作量。对于这些,李光富觉得并没有什么,他笑着说“大家都是哥们,能帮就帮咯”。
干一行爱一行,专一行精一行。李光富勤学肯干,善于钻研,用实际行动彰显着95后柳职新工匠的新面貌 !
李光富同学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大赛上获奖
李光富同学在机房学习
李光富同学在和同学讨论学习内容
李光富同学与同学们一起打球